张法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成功举行

首页_2024    新闻动态    会议报道    张法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成功举行

       
       2020年11月8日,张法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国会涉华法案文本整理、翻译与研究(1979-2019)”开题报告会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召开。来自外交部、司法部、中央纪委、全国人大法工委、中央文献研究院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外语》编辑部等实务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会前,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接见了与会专家。他指出,近年来我校外语类学科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他表示,以张法连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科研团队,在法律英语、法律语言与翻译等领域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造诣,期待以这次重大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外语+法律”新兴交叉学科研究,为培养高端涉外法治人才、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会见与会专家

      冯世勇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从国会之于美国政府对华外交政策的重要影响而言,开展美国国会涉华法案研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次重大课题获批立项,体现了中国学者对外交翻译事业的情怀以及对国家外交战略的责任担当,祝愿张法连教授团队早日做出满足国家对外发展战略需要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中国政法大学冯世勇副校长致辞
 

       科研处栗峥处长在致辞中指出,中美关系即将迎来新拜登阶段,美国国会涉华法案的研究选题,体现了研究团队的国家视角和战略眼光。作为一所政法类高校,我校几乎没有在政治学、法学学科以外获批国社科重大项目。此次立项,充分说明我校外语学院学科发展及张法连教授的科研团队已跻身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第一梯队行列。
 

                                                                                                  科研处栗峥处长致辞

       课题研究首席专家张法连教授首先报告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问题导向,简要汇报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整体框架、重点难点以及四个子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对美国国会“涉华法案”的甄别界定,张法连教授分析了我国法律翻译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我们要加强对涉外法律语言(法律英语)以及美国法律文化的研究,强调我国要大力开展“法治外交”,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律语言、法律逻辑开展外交活动,善用法治外交有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张法连教授是国际上首位提出并系统阐述“法治外交”理念的中国学者。

 

        首席专家张法连教授汇报课题开展情况
 

       之后,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子课题的研究情况。子课题负责人大连外国语大学邓耀臣教授指出,“美国国会涉华法案双语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是其他子课题研究的基础,也是整个课题的创新点和最终成果之一,举足轻重。该子课题主要通过对美国国会法案进行系统考察,采取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手段,自动抽取其中涉华法案的语料和样本,在此基础上构建大规模美国会涉华法案语料库,并采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手段,对其中部分涉华法案进行翻译,构建涉华法案双语语料库和各种双语数据库,旨在为法律语言研究、法律文本翻译、中美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语料资源和知识资源。
 

                                                                                       大连外国语大学邓耀臣教授汇报研究情况

       子课题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教授指出“美国国会涉华法案翻译与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总结涉华法案所涉翻译理论,并翻译重要涉华法案。该子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涉及:确定美国国会涉华法案翻译的哲学基础;确定美国国会涉华法案翻译思维模式;研究美国国会涉华法案解读体系以及确定涉华法案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

 

                                                                                     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教授汇报研究情况

       子课题“美国国会涉华法案的提案背景、影响及应对机制研究”的负责人,北京语言大学黄靖教授介绍了目前美国会涉华法案出台的四大转变,分别是从实用主义为指导转向意识形态为指导;从为中美双边关系发展作指导为主转变为为美国两党竞争和博弈服务;从为政策服务为主转变为表达政治立场为主以及从被政府主导转变为国会自主出台法案。黄教授强调,要做好涉华法案的对策性研究,关键须从中美两国制度、立法程序、理论术语、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匹配”之处入手,研究和阐释其中的规律性差异,从而更好地解读法案意图,预测法案效果,制定针对性的对策。

 

                                                                                       北京语言大学黄靖教授汇报研究情况

       与会专家高度肯定课题研究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不同视角对课题研究进行探讨,建言献策。外交部陈明明大使建议研究要契合实务部门的需要,多到相关实务部门调研,可结合外交部决策需求对法案进行分类整理,进行精细化的数据库建设,期盼课题研究能切实为我国对美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国家外文局原副局长、全国翻译专业硕士MTI教指委主任黄友义指出,此次重大课题的立项,对我国外语学科研究而言可谓是重大突破,对全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外语学科研究同样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并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他建议课题组应该确立更加高远的研究站位,重视法律英语翻译研究,切实为中央对美工作提供对策建议。中国传媒大学李佐文教授对数据库建设提出中肯建议,希望课题组做好涉华法案的文本数据标注,分析出涉华法案中的对华态度和情感变化,期待课题组能够引领全国英汉法律翻译库、术语库、知识库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建议,课题组要加强对相关法案的历史追溯,聚集更多跨学科人才参与研究,注重研究的学术性和理论性,通过此次重大项目推进高校外语学科的建设。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教授认为此课题研究意义深远,应加强后续相关研究,持续助力国家外交工作,服务国家对外发展战略。中国政法大学杨宇冠教授建议将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诉讼法、证据法、引渡法等对中国影响巨大但不是专门针对中国的法案或法律也纳入课题的研究范围。中央文献研究院张士义主任建议课题组重视研究的实践价值,拓宽研究领域与视界,注重运用法律武器,能够为中央对美斗争提出对策建议;中国政法大学姚泽金教授指出,此项重大课题的研究是个宝藏,应该成为我校新文科建设的示范工程。司法部孙勇司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军教授,全国人大法工委研究室夏继红处长,《中国外语》常少华副主编等专家学者都表示课题组要立足长远和全面,扎实开展基础性研究,结合国家的战略需要,做好外语跨学科研究责无旁贷。

 


       最后,首席专家张法连教授代表课题组衷心感谢与会专家的发言,表示将充分吸取与会专家的宝贵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计划和内容,按时完成和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本次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国强教授主持

 

2020年11月12日 13:2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