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圆满落幕

首页_2025    新闻动态    会议报道    第十四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4年9月20-22日,第十四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在山东政法学院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由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山东政法学院涉外法治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语言与法律研究》编辑部、《中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福州译国译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法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共设有一个主会场和三个分论坛会场。

 

 

       本次研讨会以“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建设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为主题,来自全国四十余所高校、法律实务部门、出版机构等单位,共计两百余位代表参会。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法律英语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研究”“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法治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研究”“法律英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研究”“法律英语测试与 LEC 考试研究”“比较法视角下法律翻译研究”“法律翻译课程与案例库建设研究”“法律翻译语料库、术语库和知识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外语+学科交叉融合赋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法律英语专业建设研究”等十一个相关议题先后发言并交流讨论。

 

开幕式
 

 

 

开幕式主会场

 

       山东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张祥云、山东司法厅二级巡视员刘鲁平、“一带一路”律师联盟秘书长康煜、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法连分别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山东政法学院副校长胡晓清主持。

 

 

开幕式致辞 张祥云书记

 

 

主旨发言
 

       

       第一场主旨发言由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国强教授主持,外交部外语专家陈明明大使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依法治国基本概念翻译解析”为题,结合具体案例,针对二十大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依法治国基本概念的英译,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探讨如何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法律概念,实现跨文化有效沟通。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袁凤识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教授以“培养法律翻译人才,助力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为题,从法律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培养策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法律翻译人才以助力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中国法治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场主旨发言由甘肃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马生虎副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蔡圣勤教授以“南非当代小说里的法律现象与共同体建构困境”为题,指出南非民族共同体建构问题一直是南非当代社会的重大难题,多种族、多民族、多个官方语言和长期的殖民历史,以及种族隔离等复杂成分,至今影响极深。南非当代文学在国际上取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但却是以西方殖民话语为代表的英语文学带来的声誉,即使是祖鲁人作家桂冠诗人赛洛特,也是多使用英语创作。南非小说家不余遗力地在其作品中构建乌托邦社会的法律现象,共同致力于合乎各民族共同理念平等社会。

 

       第四场主旨发言由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夏甘霖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法学院高凌云教授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及法律英语教学探讨”为题,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应能自如地把国外的法律介绍给国内、把国内的法律宣传到国外。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是培养高精尖人才,需要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分步骤、分层次进行。法律英语教学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利器,对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第五场主旨发言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朱勇教授主持,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山东负责人任战江律师以“国际视野下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以金杜实践为例”为题,指出与医学英语、金融英语等跨学科英语不同,法律英语兼具法律与英语的学科特点,不仅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更因其逻辑性和文化性而独具魅力。通过对词语背后法律体系、法律渊源、法律条文和法律文化的深入理解,才能真正学懂、学通法律英语,理解法律英语背后的法律思维,并且真正运用到涉外法律业务中。

 

       第六场主旨发言由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田力男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余素青教授以“谈人工智能驱动的法律外语学科专业建设”为题,指出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给外语学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需把握契机,深化外语教育改革,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外语学科发展。法律外语教育应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这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法律外语人才的关键路径。

 

       第七场主旨发言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王沛教授主持,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曹志建教授以“我国典型司法案例英译初探”为题,总结西南政法大学法治话语外译团队《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英译实践经验,尤其是依托计算机辅助翻译、人工智能等最新翻译技术,探索如何克服我国当代法院案例文本与主要普通法系国家案例文本在体例方面的巨大差异、我国当代法律术语英译等诸多难点和挑战,指出我国法治话语的英译应遵循“在意识形态上站稳中国立场、在话语内容上凸显中国特色、在语言形式上关照受众特点”的原则,在话语内涵方面可以存异,在语言形式方面尽力求同,以期实现我国法治话语译文能够尽可能为域外读者所理解。

 

       第八场主旨发言由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宋丽珏教授主持,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戴拥军教授以“新时代法家思想国际传播的策略与方法”为题,指出法家思想国际传播是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具有深远而重的意义,但其现状与问题严重制约了法家法治思想的对外有效传播,尤其是影响了中国形象在海外的积极塑造。我们需要探索积极有效的译介与传播方式,加强法家思想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法家思想的国际话语建构,以此促进、增强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第九场主旨发言由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院长侯雪丽教授主持,甘肃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唐丽玲教授以“打造法律英语一流课程,助力涉外法治人才”为题,指出地道、扎实的法律英语基本功是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前提、基础和关键,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发挥着基础性先导作用。以甘肃政法大学省级一流课程、第三批国家一流课程推荐参评课程——法律英语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创新特色、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如何打造法律英语一流课程,助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第十场主旨发言由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郭美松教授主持,西北政法大学法律语言研究所主任何静秋教授以“电信网络诈骗话术的说服框架阐释与反诈说服机制构建——基于虚假投资理财类案件的实证考察”为题,指出通过对2018-2023年数起案件的案卷以及对反诈一线警察的调研可知,现阶段虚假投资理财类电信网络诈骗被害预防工作面临如下困境:反诈宣传教育悬浮化严重导致实效性不足,预警干预专业性弱化导致直达性不高,反诈追踪执行力低下导致反哺性有限。应当构建“事前防范——事中阻断——事后追踪”的反诈说服机制:强化多元主体横纵联动,打造全媒体反诈宣传教育矩阵;擢升劝阻技术的智慧化水平,强化劝阻话术的系统性开发与培训;实施复合式救助,实施预防“再次被害”的靶向性警示,通过“循数”治理反哺被害预防。

 

 

       主旨发言环节结束后,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第三届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在主会场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

 

分会场报告
 

 

       9月22日上午,研讨会还同步进行了三个分论坛的研讨和课堂教学展示。与会代表分别就“中国法治文化对外传播”“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法律翻译研究”等话题讨论交流。山东政法学院徐艳、杨馨馨和李蕾三位老师分别作了课程教学展示,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第一分会场

       论坛主题:中国法治文化对外传播

张建科副教授主持,张晶晶教授,王丽萍副教授进行了评议。内容涵盖:法治文化传播、 比较法与法律翻译,法律翻译教学、法治人才培养等。张法连教授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传播指引了方向,也为法治传播工作提供了最丰富、最深刻的思想内核。

       教学展示环节:山东政法学院杨馨馨副教授进行了《法律英语》课堂展示。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窦坤教授进行了点评。

 

 

第二分会场

       论坛主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张丽萍教授主持,冯彦教授,董政副教授进行了评议。内容涵盖:涉外律师人才培养、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涉外法治专业建设,法律英语人才社会需求等。

       教学展示环节:山东政法学院徐艳副教授进行了《法律英语泛读》课堂展示。南昌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陈夜雨教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专业的点评。

 

 

第三分会场

       论坛主题:法律翻译研究

       胡光全副教授主持,徐文彬副教授,刘萍副教授进行了评议。内容涵盖:翻译美学、词典翻译、法律翻译教学、人工智能应用到法律翻译等。

       教学展示环节:山东政法学院李蕾进行了《法律英语写作》(IRAC写作模式)课堂展示。复旦大学法学院高凌云教授进行了点评。

 

 

闭幕式
 

 

       22日上午10:15,闭幕式由山东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毕文娟教授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建科副教授、东南大学张丽萍教授、郑州大学胡光全副教授作为召集人依次就三个分论坛的发言和讨论情况向大会作汇报。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余素青教授对本届研讨会进行总结,山东政法学院副校长胡晓清致闭幕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毛现桩教授作为下届会议承办单位代表最后发言,热情邀请全体法律外语人明年相聚河南郑州,共商如何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法律英语人才、法律翻译人才和涉外法治人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本次研讨会在全体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中胜利闭幕。

 

 

 

       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中办国办相关文件明确了涉外法治的发展方向与内容。高校应主动作为,强化中国法学研究成果的海外传播,创新国际表达,增强中国法学理论体系的国际传播力。同时,需深化法学经典互译工作,提升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扩大我国法治体系与理论的国际影响与话语权。法律英语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石,应成为重点发展领域,通过强化研究、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国家开放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不负时代重托,服务大局。

 

2024年9月24日 14:00
浏览量:0